close

 

外部物質要進入人體系統,有4種途徑:胃腸通道、呼吸道(鼻肺)、皮膚、性接觸,其中,胃腸通道所面對的危險最大,因為其表面積等同於一塊網球場的大小,這樣大的區域若沒守衛好,胃腸通道的許多微生物會通過腸壁進入血液,形成腸漏症,我們的免疫系統必須非常明智地處理消滅外來的細菌,才不會誤傷自己的身體,因此他必須能區分敵我,而這是透過區分我方或敵方的蛋白質來完成,任何未被識為我方蛋白質,都會遭到免疫系統的攻擊。

比如你喝下牛奶這種蛋白質,沒有被充分消化,而以一種未消化或部分消化的形式進入血液,你的免疫系統會就會產生牛奶的抗體,把牛奶看成異己蛋白質。下次你再喝牛奶時,免疫系統就會被啟動,準備攻擊這種外來蛋白質,讓你的身體感到不適,這些抗體會在血液中盤旋長達數週時間,而最初啟動的未消化牛奶蛋白質卻早已消失,這時它們失去攻擊目標,有時候就會轉而攻擊身體的其他部分,如果攻擊自己的關節軟骨就稱為類風濕性關節炎,攻擊脊椎就稱為僵直性脊椎炎,攻擊胰臟會造成第一型糖尿病,攻擊眼球就是虹彩炎,攻擊全身血管就是紅斑性狼瘡,攻擊神經系統就是多發性硬化症。

消化液可分為3種:由胃分泌的胃酸、由胃和胰臟分泌的酶、由肝臟分泌的膽汁,胰臟酶的問題較困難處理,胃腸黏膜可藉由苦茶油提升機能,膽汁分泌不足問題,可多吃健康脂肪,例如苦茶油、紫蘇籽油或魚油。對於自體免疫問題,要先改善消化吸收不良及腸漏症的問題,治療可考慮以下方向

一、杜絕過敏源:因為當小腸絨毛持續接觸過敏食物時,會引發大量的免疫細胞聚集在腸道,一連串的免疫反應會引起腸細胞被破壞、組織水腫…等發炎症狀,這會讓腸細胞間隙的通透性增大。有關過敏源可抽血檢驗便可得知對那些食物的過敏程度,對於嚴重過敏食物,要全面避免再食用,待消化吸收能力改善後,或自體免疫問題解決後,再先少量進食,觀察一段時間

二、修復胃腸道黏膜:

1.空腹時補充麩醯胺酸(Glutamine)及精胺酸(Arginine)可以預防及恢復腸黏膜損傷提供腸壁修復蛋白質結構所需的胺基酸來源及健全免疫系統所需的必須營養素

2.Omega-9含量最高的植物油為苦茶油,高達82%,特點是耐高溫(冷壓的發煙點220℃),還有修復消化道黏膜的功能。Omega-9也有些微的抗發炎效果。以中醫觀點,苦茶油可提升脾胃功能,也就是提升消化吸收能力,等胃強化後,可試著於吃了多一些肉類時,能吃胃酸(例如Thorne Research, Betaine HCL & Pepsin)健康食品,強化蛋白質消化能力。

3.可溶性纖維:常見於水果蔬菜,首推洋車前子(若吃下洋車前子,要記得當天多喝開水,免得大便變硬)燕麥片、大豆,這種纖維是由腸道益菌分解,這種細菌依靠可溶性纖維生活,故飲食中含可溶性纖維越多,越能促進腸道益菌的生長。嗜酸菌在消化分解可溶性纖維的時候,會產生一種副產物「丁酸鹽」(Butyrate)重要短鏈脂肪酸,丁酸鹽含有一種對腸道內壁細胞有益的營養物質,有助於腸道受損細胞的修復與再生,增加吸收食物和排除廢物的功能。若排泄物中丁酸鹽含量降低,會與結腸癌、大腸炎(腸道內壁發炎)、吸收不良等有關。

4.米糠含有不少可溶性與不可溶纖維,除了富含維他命B群,更含有γ-oryzanol(穀維素或米糠醇)γ-oryzanol是一種抗氧化劑,抗氧化作用是維他命E的四倍,而且對於腸黏膜滲漏現象有保護的效果。

5.補充可促進腸道黏液分泌及合成的營養素,如乙醯葡萄糖胺(N-Acetyl-D-Glucosamine)

6.細嚼慢嚥也可幫助體內釋放上皮生長因子ECF,有助於消化道內壁的修復癒合。

三、抗發炎:調整免疫功能緩解發炎反應

1.儘量多吃Omega-3油脂,例如魚油(Omega-3含量較高的有鯖魚、鮭魚、秋刀魚、土魠魚、沙丁魚,但只要一油炸,Omega-3就消失)、紫蘇籽油、鼠尾草籽油、馬齒莧(豬母乳)、綠色蔬菜(尤其是深綠色),可維持細胞膜的完整性及增加抗發炎物質的產生

2.植化素中的Reservavine (一種含有葡萄酒萃取物白藜蘆醇resveratrol 的成分)檞皮素(quercetin)薑黃具有抗氧化作用同時可幫助身體調節正常的發炎反應

3.天然植物中的多酚類如綠茶富含兒茶素,其中的 EGCG (epigallocatechin gallate)具有多種抗氧化特性,亦對發炎反應中維持身體正常反應有幫助苦茶油亦富含天然茶多酚、葉綠素、α-生育醇。

4.多吃薑黃薑黃味辛、苦,性溫。入肝脾二經,善破肝脾二經的血瘀氣結功能活血化瘀、行氣止痛。薑黃素有廣泛的藥理作用,如降血脂、抗氧化、發炎、抗動脈粥樣硬化等。先改善寒性體質,以提升脾胃功能。

5.每天赤腳踩在土地上至少半小時:由於地球表面充滿游離電子(帶負電荷),體內自由基多數是正電荷,接地有助於中和消除自由基,減少慢性發炎。也可親近大自然充滿負離子的地方(瀑布區域負離子濃度最高),藉由呼吸皮膚接觸,也可消除身體與地球表面的電位差。

四、補充益菌腸道中存在大量的細菌及微生物其中有多種益菌可幫助消化膳食纖維產生短鏈脂肪酸及維生素等並能維持腸道環境的弱酸性除了抑制有害菌的過量生長之外更能提供腸壁細胞直接利用的能量來源提升腸道免疫防禦功能。

1.直接補充,例如適合台灣人體質的副酪蛋白乳酸桿菌(L. paracasei)

2.飲食中含可溶性纖維越多,越能促進腸道益菌的生長

3.補充膳食纖維、果膠、果寡糖、阿拉伯膠、木寡糖、維生素C、胺基酸等益生質,來幫助腸道中益菌的繁殖增生。

4.避免抗生素等藥物及酒精的濫用

五、補充酵素促進食物消化以利於營養素在腸道中的吸收以避免腸道中消化不完全的大分子食物(蛋白質)刺激腸道的免疫系統引發更嚴重的過敏反應食用富含天然消化酵素的水果(木瓜、鳳梨)來幫助食物蛋白質的分解

六、排除毒素提昇代謝機能減少毒素負擔排除宿便以減輕腸道毒素的堆積

1.奶薊(Milk Thistle)白鳳菜(葉子尖長形且葉上無毛的品種):人體每個細胞都有排毒能力,但肝臟承擔大部分的工作,任何來自腸道的物質,必須先通過肝臟才能抵達血液,故必須強化肝臟排毒能力。

2.不溶性纖維:它不能被人體分解,可增加排便量,並吸附毒素提高排除廢物的速度。

3.IP6、麥麩、綠球藻:這些纖維能吸引消化道中的重金屬及其他毒素。IP6就是六磷酸肌醇(inositol hexaphosphate),它是一種有效解毒劑與強力抗氧化劑,能抗癌與防止腎結石形成,在天然的全穀食品與莢果類中有著豐富的含量,例如:米、燕麥、小麥、玉米,以及青豆等。白麵與白米就不含IP6,每100公克的玉米含有6公克的IP6,芝麻則有5公克,全麥有4公克,糙米有2公克。IP6在小麥和米糠中的含量特別高,米糠的IP6含量是麥麩的2倍。

4.地瓜葉地瓜芫荽(香菜)深綠葉蔬菜:可排除重金屬,依據大村惠昭博士的研究,香菜是一種強而有力的螯合劑,可排除汞、鉛、鋁(可由尿液檢測出)。

5.油漱療法(Oil Pulling)源自於古印度的阿育吠陀醫學,主張「萬病源於口」,口腔內有大量的細菌和微生物,若牙齒因為牙齦和牙周病變而產生出血或潰瘍情形,細菌和微生物就容易進入血液,例如變異鏈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在口腔繁殖並進入血液的話,就容易引起身體炎症,一般進行40天油漱法後,就能降低口腔內2成左右的細菌。一早先不刷牙,可先用少許水漱口滋潤口腔,吐掉水,也可喝一杯水再油漱。取一湯匙油置入口中,開始做漱口動作,將油浸遍牙齒、牙齦各處,讓油和唾液混和,會呈乳白色,嘴巴酸可以暫停幾秒再接著漱,最好能漱到20分鐘後,就吐到垃圾桶,再用水漱口即完成。油漱可有效減少口腔中的細菌,水漱則困難。牙周病患者可選擇維生素E豐富的米糠油,念珠菌患者可選椰子油,因為月桂酸是強效的天然黴菌殺菌劑。

6.排毒營養素:硫氨基酸( 洋蔥、大蒜、花椰菜、甘藍)、維生素(A、C、B6、B12、葉酸)、微量礦物質(鎂、硒、鋅、銅、錳),例如硒、鋅是構成重要酵素的元素,若缺乏硒、鋅,就會被汞代替,也就會讓酵素變得不正常。

七、補充抗氧化物:硫辛酸維生素C維生素EQ10(或QH)、鋅和硒可以降低自由基對腸道造成的傷害硫辛酸同時具有脂溶性與水溶性,它在身體的運作比其他抗氧化物還來得更寬廣,它的微小特性能夠輕易進入細胞核,防止自由基對DNA的損傷,這是其他物質所難以做到的,當C、E為對抗自由基而耗盡時,硫辛酸可再生C、E,且硫辛酸還具有一點螯合作用。另外,現代的「白色恐怖」有白糖、白麵、白飯等須避免,尤其是糖不含抗氧化物,還會消耗掉體內的抗氧化物。

八、12經絡按壓推揉,通常可發現小腸經、脾經、胃經會比較僵硬,必須按壓揉開使之鬆開。也可搭配科學中藥複方,提升脾胃後天之本,複方則視個人體質而異,例如苓白朮散適合脾胃虛弱夾濕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明明是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